[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与弟佶俱以诗名,时称“二包”。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登进士。会师事孟浩然,授格法。与李嘉佑相友善。大历中,仕至起居舍人。河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行于世。
金华陈氏子,孝母谁能俦。毋忽沾危疾,惶惶为毋忧。
吁天杳无应,割股医母瘳。投刀血长流,池面红光浮。
一念自真切,焉知为身谋。谁无父与母,子独能全脩。
我心见子苦,我面见子羞。我亲昔尝病,无子此念头。
我亲今永逝,寒烟锁荒丘。空惭守穷庐,悲风绕松楸。
羹墙恍若见,欲觅无踪由。收泪事明主,矮屋邻清浏。
寸禄弗及养,徒抱瞻云愁。不如反哺鸟,此恨何时休。
为予发长叹,我心思悠悠。
山翠羃灵洞,洞深玄想微。一双白蝙蝠,三度向明飞。
虽然有两翅,了自无毛衣。若非饱石髓,那得凌□□。
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