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夸夫竞权势,志士怀荣名,杀身非一端,天道常患盈。
汤汤桐柏水,有时浊且清。羲和无停策,日月东西征。
自非空桑子,岂不念所生。宛彼鸣鸠诗,凄恻涕沾缨。
人人各有一菩提,争奈寻常习罔迷。只有一人迷不得,五更先已过曹溪。
芳郊草绿,雨霏霏、将近花朝时候。乍暖乍睛寒尚峭,醺作飞琼遍覆。
万树冰澌,一帘玉映,忆得人如旧。剡溪夜访。至今韵事还又。
猛想昔日梁园,邹枚授简,顷刻千言就。握管如君多逸思、犹伴阶除鹤瘦。
强半春光,凄迷烟柳,把韶华催骤。杏花开也,上林沽遍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