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廪(875-936),今江西上栗县长平乡人。唐乾宁元年(894)进士,入翰林院,官至秘书正字,掌管国史、著作两局。《唐书·艺文志》载有其名。《萍乡县志》载其:“淹通有学识,集贞观以前文章,凡三十卷,名曰贞观新书”。当时人称“新书声价满皇都”。唐廪与同时代的著名诗僧齐已,情感甚笃,诗文酬和。齐已《寄唐廪正字》诗曰:“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春兴酒香薰肺腑,夜吟云气湿髭须。同登水阁僧皆列,共上鱼船鹤亦孤。长亿前来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诗中称赞的“新书”,指唐廪所作的《贞观新书》,可见当时即已声价鹊起,誉满京城。
青骊载华毂,宛转度秋坂。母氏远别离,客子心缱绻。
行行采芳蕙,缘陔复循畹。山风夕飘飖,吹我车上幰。
车行不可返,母去日以远。何以保黄发,对子加餐饭。
此剑曾将赤霄倚,云雷欲战秋风起。携下赤霄磨玉山,玉山色变龙蛇寒。
霜飞浪活河汉精,星辰日月分光明。
天生神物不可犯,曾向人閒诛不平。玉龙不死常在腰,一抹血腥犹未消。
莫教望见延平水,待与天地除凶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