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先生轩辕之子孙,手提万物生死根。神功微妙不可状,能使元气回游魂。
箧中永芽抽粟粒,丹光照耀三彭泣。衔珠不受脩蛇报,采药常令白猿拾。
结庐几岁吴山阿,赤松玄俗时相过。更向蓬莱下神水,并与人世清烦痾。
雁从何处来,正望东南飞。毛閒认白露,肚下看残晖。
浮云共烟水,日夜为所依。衡阳是故山,但恐故人稀。
纷华盛丽已心灰,蜡履寻山尚喜陪。聊藉琴樽乐清景,全胜车马冒黄埃。
年登况毕三时务,阳复仍忻七日来。更爱启予传秀句,使君诗笔富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