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南国有佳人,皎皎怀芬芳。被服纨与绮,五色何煌煌。
容仪希世有,音响流四方。我怀往从□,晨征越河梁。
喜遇诚独难,欢爱两相当。愿得常携手,终岁不相忘。
整泰坛。祀皇神。精气感。百灵宾。蕴朱火。燎芳薪。紫烟游。
冠青云。神之体。靡象形。旷无方。幽以清。神之来。光景照。
听无闻。视无兆。神之至。举歆歆。动余心。神之坐。同欢娱。
泽云翔。化风舒。嘉乐奏。文中声。八音谐。神是听。咸洁齐。
并芬芳。烹牷牲。享玉觞。神悦飨。歆礼祀。佑大晋。降繁祉。
祚京邑。行四海。保天年。穷地纪。
入夜涛声急,如闻百丈湫。村栖归酒客,浦月聚渔舟。
露气凉于雨,诗襟淡似秋。行歌偕雁侣,来此狎群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