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木落村逾迥,洲回水更包。乱泉舂急峡,短日漾寒郊。
问俗非吾土,逢君似旧交。笑谈方此始,何事又相抛。
芦沟之桥走百货,柴车阻塞断人过。前车脱轭扶牛立,后车挨帮骑马坐。
须臾十车五车横,千车百车不肯行。日中相望愁日暮,九衢遥瞩走峥嵘。
豪贵驰来鞭挞厉,回辕让路开复闭。念子气骄衣裳单,天寒露宿真拙计。
都城百雉开九门,九门亦复如云屯。侯家应有车千辆,牛马风尘日月昏。
忆昔子针来奔晋,华轩炙毂夹道进。观者惊愕未敢言,雷轰电掣公卿震。
富贵事君莫等伦,不见诗咏车辚辚。寄言行役冠裳客,好避驱车独力人。
骖鹤凌空载旧经,至今风月有馀清。轩窗物外无尘到,芝朮香中作眼明。
沙鸟宛疑凫?翥,露蜂犹学玉箫声。高僧不厌庸人扰,煮茗欣颜每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