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青山丽朝景,玄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两花香。鱼惊畏莲并,龟上碍荷长。
云雨留轻润,草木隐嘉祥。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甘泉汉宫遗古瓦,何年弃掷荒陇下。泥沙埋没风雨剥,谁人物色求诸野。
阿兄游宦西入秦,嗜奇好古搜沉沦。西京文字传绝少,何意长生四字完形神。
周围一尺有二寸,水清翡翠光鲜新。非篆非隶含古意,不雕不琢归元淳。
欧阳《集古》见未到,刘攽博雅谁探真。二千馀年复宝重,转忆飞廉太乙俱成尘。
当涂铜雀非侪偶,历十四朝真可久。宝器逾晦逾光明,肯让漳河片瓦传不朽。
青草连天一色空,长庚西见启明东,马蹄信步踏春风。
燕台杳渺日引领,盘羞苜蓿枵腹忍,第恐囊中诗句窘。
路傍花鸟触兴新,下马村酤竹叶春,风月伴我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