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昌黎曾为记蓝田,君较蓝田一倍贤。钜竹老槐俱不有,窗间松树已十年。
景物秋来件件佳,江山都助与诗家。我怜五鬼俱难送,先为文穷结柳车。
古寺石亭阴,一泓乃幽旨。皓月光与涵,清风澹相倚。
渠汲鸣辘轳,摇湛自澄止。厥称曰廉泉,嘉名世所异。
廉贪各有受,此泉原无己。廉固非所钦,贪亦何足耻。
不易夷齐心,岂洗盗蹠耳。涓涓惟自知,消息绝终始。
临流发浩叹,相怜独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