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路僻官卑病益閒,空林惟听鸟间关。地无医药凭书卷,身处蛮夷亦故山。
用世谩怀伊尹耻,思家独切老莱斑。梦魂兼喜无馀事,只在耶溪舜水湾。
齐攻鲁,人民逃。有独妇,行荒郊。抱侄弃子呱呱号,妇目不顾手不招。
齐将问其故,妇乃前致语。公义私爱难昧心,宁使吾儿食豺虎。
齐将愧,勒马回。鲁人为筑数仞台,守礼之国何有哉。
君不见自齐关入辟女子,石窌封来名并峙,一变至鲁或由此。
昨夜东风透露台。无端柳絮遍苍苔。一春心事又成灰。
无力自随流水去,有情还伴落花来。天涯游子几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