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宋家书院但空名,二水中分草树平。陵谷变来基亦废,野人耕处草还生。
落花细雨文鱼上,残柳西风白雁鸣。临眺不堪怀往事,城头画角更凄清。
罗浮仙人乃在琼瑶台,炯然玉立无尘埃。乾坤清气坤常有,白月飞上青天来。
常时见花坤见月,一色梨云万株雪。只今有月复有花,幕府芙蓉共清彻。
吾闻扬州何水曹,东阁赋诗清兴高。又闻孤山林处士,诗名清似西湖水。
吁嗟今夜月,曾照古时人。古今同一趣,花月长相亲。
冰为神兮玉为质,铁石心肠人坤识。会当弄影舞婆娑,花前重写双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