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善博不成枭,善射灴中鹄。及此感衰谢,世道方局促。
皎皎明月珠,如何混鱼目。
峨峨万仞冈,磊磊千寻石。泠泠百丈泉,幽幽隐士宅。
隐士夫如何,逃名而晦迹。岂乏英雄姿,矢志在松柏。
空谷多秋风,须眉一夜白。有酒不盈樽,有几不盈尺。
念无天下士,中怀常愤迫。孤虹贯长天,如或见衷赤。
予自远方来,邂逅快所获。相将出白云,相对谈今昔。
今昔事既殊,怆然起痛惜。东山未为大,西山宁为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