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八节愁闻上水滩,江流东下许艰难。青帘招我非无意,端为疏篷夜枕寒。
山人第宅几经迁,景物无如此地妍。西去河流通郭外,南来山色落檐前。
宾游并作桃源觅,鱼鸟真成镜里悬。病懒数过翻觉易,小舟随钓系篱边。
征人三十万,一夕度龙沙。北望天山迥,南临斗柄斜。
雕弓含月影,宝剑拂霜华。会见烽烟静,铙歌入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