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岸芷兮汀兰。风萧萧兮露漙漙。彼美人兮于焉盘桓。
山川悠悠兮路漫漫。嗟鸿雁兮隔云端。
书法麟经述作成,奸邪胆落鬼神惊。帝王著统三纲正,甲子编年万目明。
春日丽天光炳焕,秋霜肃墅气澄清。遂令览者无遗恨,如镜悬空似水平。
梦想流人紫塞边,每依雁候祝南旋。不图真有珠还日,始信非无羝乳年。
人痛嵇康罹横夭,天哀李燮予生全。乡音无改容颜肖,破涕应知慰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