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梨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
丧乱交游尽,艰难老病深。寥寥平世策,落落古人心。
夕照惊岐路,晨霜忆故林。折腰宁五斗,敝帚或千金。
倦倚银屏垂翠袖。帘控金钩,怎解双眉皱。篆袅炉烟灯似豆。
清宵数尽沉沉漏。
怪底夜来风雨骤。点滴空阶,不解人僝僽。憔悴自怜新病后。
关心最是秋花瘦。
乌咽中江入海流,知君清坐不胜愁。鲁戈过眼空三舍,宋铁伤心尽九州。
自古武夫避黄发,于今吾道属苍头。人间合有蟾蜍寿,书剑临风涕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