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露出阶苔光,风生庭树冷。推窗掩明月,不忍见孤影。
试上山亭,好一览、天容海色。浑便似、置身高处,玉楼晶阙。
翘首烟霄尘埃外,步虚环佩仙宫侧。有江心、双塔峙中川,干云出。
金波射,罗浮月。银涛涌,昆仑雪。叹英雄淘浪,潮声呜咽。
挂采孤峰时隐现,灵昆一点争明灭。倩铜琶、唱出大江东,鸣弦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