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南下东岭阿,云是中溪道。岩树爱樛枝,石田悲蔓草。
长安万户夜生烟,子后便称是岁前。喜起拜稽古凤阙,文明垂象在龙田。
梅花陡放疑催腊,柏酒停斟欲待年。报说庭燎先烛斗,趋跄恐后不成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