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奎宿在天光熊熊,千秋文府呼吸通。有时降精流玉虹,在宋则生苏长公。
文章风骨凌华嵩,生当风寒晚节崇。真气直煦冰雪融,自能寿世包化工。
当时毁誉浮云空,帝后动色知公忠。撤金莲炬宠眷隆,纵遭迁谪恩遇终。
身行万里明益羾,安论磨蝎临命宫。今之坡老爰臂翁,平生梗概将毋同。
陈笠屐图拜鞠躬,酒脯罗列簋有饛。恍陪觞咏黄楼东,语我旧事意态雄。
凤台官阁甥馆中,诗思斗落如长洪。寿公满引流霞红,五十年来何匆匆。
表忠宝墨新磨砻,西泠旧祠肃楹栊。讲堂梅雪方溟濛,主公祠宇承流风。
惜疏荐菊嗟转蓬,庭前瞻拜呼儿童。夜分催诗钵打铜,南飞一鹤声玲珑。
我如子立邀青瞳,小草亦倚芝兰丛。玉堂著作才未充,时艰阅历忧心忡。
世间荣落胡啬丰,惟三不朽德言功。居今稽古思何穷,再拜献诗公听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