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风约飞红趁,雨涴香泥印。春归算隔几多时,近。近。
近。挑菜人稀,湔裙节过,卖饧声紧。
已少寻春分,好把閒愁论。那年却记共王郎,韵。韵。
韵。丝管精详,宾朋妥帖,心情安顿。
一剑新从万里还,偷生已过鬼门关。身离桂岭云千叠,迹寄梁溪屋半间。
圣世幸全终隐计,人生难得老来闲。春风陆羽祠前路,笑汲清泉洗瘴颜。
文园多病叹相如,栗里何人问索居。长乐稻田馀旧业,毗陵瓜地复新锄。
看花况是春风后,归棹偏逢夜月初。何事都门又成别,临岐无语独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