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李觏的残叶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残叶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棵树时时遭受摧残,现在有几片叶子还留存在枝头?站在栏杆旁,我最是为你感到伤心。
不要在寒冷的夜里,冷雨击打中辗转,想起以前也曾在温暖的春天里饱含花蕾。
算来只有日和月有情义,照着我依恋的树影。无礼的是泥土粗鲁地将秋天的红叶蹂躏。
上阳宫女诗情横溢,取下红叶题写诗句,请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寄给草率的世人。

注释

(1)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
(2)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词句清新,寄情真挚,围绕着秋天中仅存的树叶展开思绪。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三、四句,以“寒”字点出叶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出枝抱花的温馨;把叶儿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以无私之情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同情。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我本飘然出岫云。挂冠归去岸纶巾。但教名利休缰锁,心地何时不是春。
竹叶美,菊花新。百杯且听绕梁尘。故乡父老应相贺,林下方今见一人。

铜驼故国风烟惨,谱牒煌煌犹可览。军壁焚烧纪信车,谏台攀折朱云槛。

当时圭组盛蝉联,世泽相承五百年。城中甲第连云起,楼上歌钟镇日悬。

人生贵贱如翻手,万事纷纶无不有。国步艰难徒扼腕,世情猜忌惟钳口。

乱离家业散无遗,环堵萧然隐在兹。门前屡揖经济士,眼底不挂屠沽儿。

十载飘零寄他县,懒将衣食看人面。橐里长嗟无酒钱,床头却喜留诗卷。

东邻恶少斗鸡回,白璧黄金满屋堆。也知六博无高手,时至君看好采来。

雪峰辊毬,禾山打鼓。秘魔擎叉,道吾作舞。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