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一片燕山紫气中,汉家城阙蓟门东。即今天子招贤地,非复当年碣石宫。
野艇新成寻丈许,柳堤橘浦足周旋。添蓬不但为遮日,准拟乘凉听雨眠。
宣城入去春如锦,千山杜鹃红映。翠挹琴溪,青环箬岭。
步步引人入胜,苍松冠岭。更云栈凌虚,石亭当径。
浣尽尘襟,不须禅悦已心定。
陵阳修路渐坦,见江头九子,依约灵境。峰嵌招提,溪通略彴,曲曲晴漪如镜。
泉扃翠冷,想月明中宵,万峰青静。定有真灵,此闲参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