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俭(902~977),字仲宝。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华阴(今华阴市)。他是唐文宗、唐武宗时宰相杨嗣复的曾孙。出身于官宦世家,后唐长兴年间(930~933)考取进士。初任成德军节度推官,历左拾遗、直史馆,曾与中书舍人张昭远等同修《明宗实录》,为后来编《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积累了丰富资料。以修史功迁为殿中侍御史。
平皋日将暮,草舍面陂湖。良禾被当门,乔木列万株。
含绿泛幽光,长风忽披敷。水鸟杂岸禽,异响如相呼。
近玩既萧泬,远趣来虚无。不知青冥外,沈霞杳何徂。
人生各有适,岂论荣与枯。倚立待瞑月,孰云高兴孤。
属言写自赏,非欲遗吾徒。
秋风来几时,客病不相宜。摇落令心苦,虚凉益气衰。
生涯贫更拙,交态卧尤知。安得千金赠,鸱夷与尔期。
十年湖海别,归兴晚嵯峨。人远黄花瘦,秋深白发多。
乡关愁隔绝,岁月苦消磨。对酒频相忆,凉蟾宵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