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骄阳五月渐生阴,病渴人方起上林。周稼有风还自熟,商郊虽旱岂妨霖。
贫增贾客时时价,苦尽农家粒粒心。杜甫不胜忧国愿,向来真与海波深。
虚堂风露两凄清,宝鸭香销冷画屏。卧看碧空凉似水,银河耿耿度双星。
从师久客鄞江馆,重忆庭闱问起居。五彩早成莱子服,一经今授伏生书。
落花芳草春停骑,斜日孤云暮倚闾。暂尔南归仍北上,万言敷对玉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