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春台女儿似红玉,曾奉当筵柘枝曲。舞成早自得痴名,更傍春风情不足。
客携黄金欲有赠,多在邻家赌双陆。近从新官作颜面,祇得低心随所欲。
自知久去非所安,夜半东门车特碌。秀阙芙蓉潭畔起,每向波间得双鲤。
水流却上大应难,惟有孤怀似潭水。一骑翩翩锦臂鞲,红罗百丈作缠头。
为言闻得琵琶怨,当门下马欲登楼。莫登楼,君马骇。
无限朱帘薰好香,城北城南无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