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独具特色的游宴诗。它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深 刻地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交织成这首诗的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
这首诗的章法巧妙,很见匠心。诗歌在以较多的笔墨描写美酒丰膳、轻歌曼舞、主客相酬的情景之后,笔锋一转,吐露出欲求亲友忧患相济、共成大业的心愿,再转为对人生短促的喟叹,清醒地指出“盛时不再来”。至此,酒宴的欢乐气氛已扫荡一尽,乐极而悲来的心理历程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引人回忆起开篇的浓艳之笔、富贵之景,更添几分悲怆之情。如此立意谋篇,称得上是思健功圆了。
诗中两个意蕴含蓄的设问句:“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是展示心理波澜的关键,透露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生死大关的思考。“欲何求”,“复何忧”,寓答干问,大有意在言外之妙。
都城钟鼓夜深沈,棘寺灯前有客吟。不是少陵耽丽句,虚台元是发清音。
绮阁玲珑夜有辉,却看玉树转霏微。主宾醉后操银管,并作瑶华散漫飞。
有古菱花,物来斯现。演若倍瞻,仰山亲荐。迷悟虽殊,寒光不变。
恶像弗祛,丽质奚羡。历照千差,肯随物转。觑破前尘,是谁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