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官柳何青青,低垂覆江岸。日暮无人行,风吹几枝断。
公卿喜接士,清望雅所归。良莠虽杂陈,此意未可非。
谓彼为士者,岂无以自居。谨身保令名,庶足酬己知。
如何务苟得,暮夜靡不为。坐令倒屣人,鼠璞遭世讥。
少年固可尔,垂老胡奈痴。阴求或不餍,恚怒仍怨咨。
纷吾二三子,名盛毁亦随。朋友有难言,我怀良郁伊。
一搥打透无尽藏,一切珍宝吾皆有。拈来普济贫乏人,免使波吒路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