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汉渚羁愁,苕溪浪迹,野云谁识。旧说西塍,吟魂寄幽宅。
斜阳蔓草,空怅望、春风词笔。悽忆。香暗影疏,掩梅花仙魄。
漂零楚客,抔土长留,湖山恣游历。繁华梦去,故国已无觅。
好属小红珠泪,莫向冷枫啼湿。怕洞箫清怨,吹咽六陵秋色。
珠斗阑干动夜光,霏霏神雨酒痕香。故时徒服多为赭,今日祠衣独尚黄。
梁苑且延能赋客,汉廷安用戏车郎。琴中莫置拘幽恨,圣德宣昭到越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