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三载崎岖蜀道行,虚名已觉负平生。季鹰从此有归兴,思旷自来无宦情。
恐作渔樵閒话说,敢忘车笠旧交盟。鹤滩喜与鸳湖近,夜夜相望共月明。
朋酒朝朝乐,乡心夜夜愁。朱云难作吏,宋玉易悲秋。
陵谷何曾改,田园未可求。南来几鸿雁,亦为稻粱谋。
微雨初收,又淮甸、征车东走。芳草外、游丝白日,冶春如旧。
去住三年同社燕,菀枯万物皆刍狗。问围棋、折屐谢庭游,今何有。
吾衰也,萧萧柳。尘面在,观河皱。况一们群从,晨星凋候。
归计尚迟江上棹,盛年莫放杯中酒。算到来、白发话更阑,钟陵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