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闻道霖师退寿宁,秀公难弟亦难兄。新诗远寄石州去,贬起眉毛便好行。
草昧龙争日,风云得武臣。乘时元赤帜,奋迹岂黄巾。
羽檄绥南服,天垣动北辰。断蛇先谶楚,逐鹿后降秦。
建业王居正,洪都战血新。旌旗迷过鸟,矢石骇潜鳞。
借箸应无匹,焚舟若有神。阽危神稷重,仗节死生均。
日月躔双璧,羌戎奠九垠。君恩五等锡,士气一朝伸。
孙子圭璋在,春秋俎豆陈。白波吹浩溔,苍瓦覆嶙峋。
往事今为烈,羁人感自真。临流独横涕,萧瑟对秋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