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岐路眩南北,素丝变黄绿。本为栎杜朽,误佩汉庭竹。
白日漏层云,馀辉散林麓。黾勉怀知遇,驾言骋行目。
贵阳在何处,山高路绵矗。风俗杂夷夏,蛮獠混生熟。
公家有程约,往往视刻木。君子行道心,不是为窃禄。
世路有险夷,君子何恶欲。庄生齐物篇,每以物观物。
泰山非有馀,芒芥非不足。所恨材智浅,无以供臣仆。
周车畏输载,羲鼎戒覆餗。赖有同心人,教我闽海曲。
曾扈銮舆上玉京,更持武节定西兵。绣裳日射麒麟阁,玉帐云寒骠骑营。
竹树晴烟浮楚甸,柳花春雨隔樊城。群儿拍手襄阳道,应为将军播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