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将军西北之英豪,二十飞骑能弓刀。一官推荫恩独早,五载防边功最高。
庐陵缑山据岩洞,往者妖民歘惊閧。将军出捕虎就缚,坐遣犬牙归制控。
去年杀贼文水湾,驰马猝遇深林间。阴风吹沙白日暮,誓不返辔图生还。
督兵围寇寇穷蹙,逆箭飞来集其目。据鞍顾盼色不动,拔箭目中遗断镞。
含创饮痛更发矢,泪眼模糊血蒙指。红旗倒曳鼓声乾,格斗犹冲十馀里。
归来元戎亲问疾,部曲惊嗟勇无敌。障塞争传烈士名,辕门早进中军秩。
君不闻将军事武仍好文,忠义持身真绝群。乌东岭外寇如雨,南来只怕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