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山僧心与迹俱閒,未限居山及出山。长对芭蕉閒不过,时留一偈叶中间。
先生何事遽严装,芹泮陶成两鬓霜。三载雁稀乡梦远,千江枫叶客思忙。
登庸已谢岩廊想,饯别谁迟驿路觞。满地离情题不尽,翩翩云翮向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