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泊舟桐波水,夜登定山石。延萝踞虎豹,嘘波动潮汐。
俯阚冯夷宫,疑入羽人宅。林静波有声,云昏岸无迹。
怀哉生哀听,戚矣阙远觌。风势依峰峻,月色连波白。
飞鸿鸣远浦,潜蛟舞深泽。飘飘千里舟,脉脉独游客。
飞帆拂溟海,逸思绕凫绎。乘桴嗟有志,栖岩悲失策。
薄宦竟何有,幽期谁与适。觉迷道有获,舍欲情无逆。
眷言咏白驹,聊以慰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