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晙(653年-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唐朝宰相、名将。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在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戴。后来,王晙历任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此后,王晙历任吏部尚书兼太原尹、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军节度大使、蕲州刺史、户部尚书。开元二十年(732年),王晙去世,追赠尚书左丞相,谥号忠烈。
奋翮犹当惜此才,萧然行钵晚堪哀。已拚旧事浮云散,真觉中年万恨来。
孑影携依旧小德,断肠传写欠阿灰。寻山旧约休频误,准拟相逢花正开。
何以秉贞节,而多抱苦心。幽情旷前古,高谊式如金。
飘摇青霓涧,凌厉白云岑。愿裁伶伦管,远谐凤仪音。
长相思。好春节。梦里恒啼悲不泄。帐中起。窗前髻。
柳絮飞还聚。游丝断复结。欲见洛阳花。如君陇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