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七夕明河带露痕,惊秋长自问天孙;斗间槎到应非误,壁上梭腾且莫论!
兴至正须浮玉斝,愁多何必弄银樽!年年此夜伤离别,独有西风识故园。
幸喜云中捷,元凶已受诛。神功收不战,仁泽到无辜。
草窃终难久,余氛会一苏。有家见天日,歌舞遍山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