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贲(约1270-1330前),字无咎,号素轩,祖籍太原文水(今属山西),南渡后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善画,能散曲,是元散曲史上最早的南籍散曲家之一。南宋遗民诗人白珽长子。延祐年间由省郎出知忻州,忤监郡,去职。至治间起为温州路平阳州教授,历常州路知事,终南安路经历。是知名元曲家,《太和正音谱》以其曲为上品,称为“如太华孤峰”,据《全元散曲》,今存小令二支,套曲四套(其中残套一套),所作〔鹦鹉曲〕相当有名,和者颇多。亦善画,并能诗,《元诗选·癸集》甲集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元诗选·癸集》小传,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有生平考证。
侬家大江东,黄爵家江西。江东黄爵不忍吃,江西黄爵贱如泥。
赤罂封口上有印,白绵卧酒中含脂。君不见浯口漫郎真漫仕,万事平生不如意。
一囊红粟不一咽,千里苞苴谁复寄。
有时鲑菜念故乡,并刀落脍思饱霜。青龟未堪聊入俗,黄爵那知亦渡江。
时平漫说尔可咀,击鲜谁遣今得尝。
残杯欲尽客欲去,臛雁烹鱼岂论数。酒闻风味不可名,惟有此郎难著句。
九原谁唤儋耳翁,添入当年老饕赋。
笑蹙长蛾熨齿酸,酒阑常记手掺掺。车边碧树垂朱颗,谁为天涯寄合欢。
朝游吴市门,夕眺太湖云。梅尉已仙去,龙威不可群。
陂塘翔宿鹜,城郭入斜曛。壮士专诸里,萧然少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