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诸母各明达,今惟罗母存。亲见事大母,辛劳世所难。
卧起劳扶掖,动作劳周旋。寒燠劳早觉,饥饱劳先关。
顷刻不可离,母女如一身。母食女乃馂,母寝女乃眠。
床有被与褥,厨有粥与饘。一一女手治,否则母不安。
母病不知苦,惟觉女益艰;母愈不知乐,惟见女转欢。
母活女手中,如是凡数年。既寡行愈高,教女兼抚孙。
深入德育理,默化若有神。蠢者失其昧,顽者弃其嚚。
不煦彼自柔,不怒彼自驯。迁善竞自媚,改过且不悭。
日迁于上流,孰知所由然。前年自济南,奉迎来海滨。
家人未闻道,朝夕使相亲。上下知敬爱,莫能窥其端。
今年忽思归,有庐依为山。山兜连巷尾,儿时所往还。
往事不可思,思之在目前。诸母与吾舅,谁言谢人间。
吾母行第四,厌世早生天。或言胥似母,此事谁知焉。
作书启罗母,秋风幸回船。随遇傥可安,聊欲营一椽。
细询吾母事,书之为长篇。当令天壤间,矜式诸母贤。
艳阳深染杏花梢,晓烟初注樱桃。满堂春思卷红绡,昨夜春消。
拾翠绿云斜亸,门棋红子闲敲。无边芳草玉骢骄,人去迢迢。
向日晚飞低,飞飞未得栖。当为归林远,恒长侵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