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三年遗爱被西州,供帐民情岂易留。险道若天春气近,雄关如剑晓光浮。
禁中曾上台僚荐,使者仍书郡课优。去矣青云岐路稳,不须回首越王楼。
占云日日问何如,物意焦卷重可吁。微洒人皆忧未济,积诚我自愧中孚。
滂沱幸已符先兆,䆉稏行看穫上腴。此事相关情正切,吾侪初岂事誇谀。
一见出世人,澹然忘物累。閒谈山水胜,真得烟霞趣。
萧然随去住,所至兴自寓。嗟我浊世姿,何由悟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