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遘(gòu)(?-887年),字得圣,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中书侍郎萧置之子。萧遘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太原从事、右拾遗、起居舍人、播州司马、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黄巢之乱时,萧遘随唐僖宗入蜀,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黄巢起义平定后进拜司空,封楚国公。光启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率军入京,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宝鸡,萧遘未及跟随。朱玫主张另立新君,萧遘反对,拒绝草拟文告,被罢为太子太保,退居河中府。光启三年(887年),朱玫之乱平定,宰相孔纬诬陷萧遘从逆,萧遘因此被赐死。
浊思如何岂易胶,微官聊复得閒劳。晚香敢谓安阳淡,真意还输栗里高。
万叶乱飞孤此杰,三秋中赏定谁曹。一声长啸非难事,莫向花前浪郁陶。
积水明如镜,轻舟小似鞋。晴天弥旷野,远势接平厓。
宿雾千林合,归云一鸟偕。川原堪极目,虚阁自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