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少年词赋拟相如,晓入彤墀夜直庐。谢病屡移江表疏,买田曾卜桂阳居。
莫惊春晚淹行李,想念时危畏简书。闻说苍生占出处,诗成应是倚楼馀。
君山嵯峨半倚天,乘春临眺山之巅。东风悠悠乱帆没,海燕飞入蘼芜烟。
王孙开宴向江渚,招携江畔同心侣。举觞椑睨青天低,世上浮名何足语。
曾闻昔日春申君,宾朋珠履日满门。百万貔貅此山驻,雄名英气孰可论。
一朝流血棘门上,惟见此山今独存。楚水流声尚呜咽,吴墟谁复招游魂。
吁嗟侠骨今黄土,何如我辈酬金樽。狂歌起舞与君乐,吾徒酒人殊不恶。
长愿登山醉不醒,肯向风尘悲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