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窈窕丹房古涧阿,长松脩竹绕层坡。桃园隐者时相遇,茅洞仙人夜或过。
沆瀣杯寒供晓食,青冥笙响答空歌。白云浮出池痕满,知是龙泓宿雨多。
不俗自言俗,高隐耐清冷。俗子讳计俗,痼蔽不自省。
君身具仙骨,竹林春昼永。试弹绿绮琴,清风度孤岭。
红尘飞不到,明月筛清影。矫首啸长空,万籁皆寂静。
方今苦战争,道路塞榛梗。避地不避世,年来多畏景。
安得故人来,引入清凉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