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搜索
将进酒
汤显祖
重阳节
李白
唐诗三百首
九月九日
满江红
爱国诗
首页
作者
分类
名句
课本古诗
诗人合称
古籍合集
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李洞的寄淮海惠泽上人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寄淮海惠泽上人
唐代
·
李洞
海涛痕满旧征衣,长忆初程宿翠微。竹里桥鸣知马过,
塔中灯露见鸿飞。眉毫别后应盈尺,岩木居来定几围。
他日愿师容一榻,煎茶扫地学忘机。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赏析>>
石淙(一作五淙十首)
[孟郊] · [唐代]
岩谷不自胜,水木幽奇多。朔风入空曲,泾流无大波。
迢递径难尽,参差势相罗。雪霜流时洗,尘土无由和。
洁冷诚未厌,晚步将如何。
出曲水未断,入山深更重。泠泠若仙语,皎皎多异容。
万响不相杂,四时皆流浓。日月互分照,云霞各生峰。
久迷向方理,逮兹耸前踪。
荒策每恣远,戆步难自回。已抱苔藓疾,尚凌潺湲隈。
驿骥苦衔勒,笼禽恨摧颓。实力苟未足,浮夸信悠哉。
顾惟非时用,静言还自咍。
朔水刀剑利,秋石琼瑶鲜。鱼龙气不腥,潭洞状更妍。
磴雪入呀谷,掬星洒遥天。声忙不及韵,势疾多断涟。
输去虽流恨,躁气一何颠。蜿蜒相缠掣,荦确亦回旋。
黑草濯铁发,白苔浮冰钱。具生此云遥,非德不可甄。
何况被犀士,制之空以权。始知静刚猛,文教从来先。
空谷耸视听,幽湍泽心灵。疾流脱鳞甲,叠岸冲风霆。
丹巘堕环景,霁波灼虚形。淙淙豗厚轴,棱棱攒高冥。
弱栈跨旋碧,危梯倚凝青。飘飘鹤骨仙,飞动鳌背庭。
常闻夸大言,下顾皆细萍。
百尺明镜流,千曲寒星飞。为君洗故物,流色如新衣。
不饮泥土污,但饮雪霜饥。石棱玉纤纤,草色琼霏霏。
谷磑流馀力,溪舂亦多机。从来一智萌,能使众利归。
因之山水中,喧然论是非。
入深得奇趣,升险为良跻。搜胜流闻见,逃俗无踪蹊。
穴流恣回转,窍景忘东西。戆兽鲜猜惧,罗人巧罝罤.
幽驰异处所,忍虑多端倪。虚获我何饱,实归彼非迷。
斯文浪云洁,此旨谁得齐。
屑珠泻潺湲,裂玉何威瑰。若调千瑟弦,未果一曲谐。
古骇毛发栗,险惊视听乖。二老皆劲骨,风趋缘欹崖。
地远流馀美,我游采弃怀。乘时幸勤鉴,前恨多幽霾。
弱力谢刚健,蹇策贵安排。始知随事静,何必当夕斋。
昔浮南渡飙,今攀朔山景。物色多瘦削,吟笑还孤永。
日月冻流棱,雪霜空无影。玉喷不生冰,瑶涡旋成井。
潜角时耸光,隐鳞乍漂冏。再吟获新胜,返步失前省。
惬怀虽已多,惕虑未能整。颓阳落何处,升魄衔疏岭。
圣朝搜岩谷,此地多遗玩。怠惰成远游,顽疏恣灵观。
劲飙刷幽视,怒水慑馀懦。曾是结芳诚,远兹勉流倦。
冰条耸危虑,霜翠莹遐眄。物诱信多端,荒寻谅难遍。
去矣朔之隅,翛然楚之甸。
赏析>>
咏李白早发白帝城 其二
[朱元璋] · [明代]
谪仙东下入睢间,一叶扁舟日日还。闻说冲涛千尺浪,两江极目尽皆山。
赏析>>
偈颂五首
[释亮] · [宋代]
八十老婆心已灰,强颜抹娄与涂蚽。
自知潦倒无羞耻,遇兴何妨舞一回。
更多>>
诗词分类
重阳节
端午节
秋天
中秋节
爱情
冬天
夏天
春天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少女
柳树
菊花
荷花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七夕节
更多>>
热门作者
李白
杜甫
辛弃疾
陆游
欧阳修
孟浩然
于谦
李商隐
王守仁
罗隐
温庭筠
岑参
曾巩
秦观
龚自珍
元稹
庾信
贾岛
屈大均
王世贞
杨慎
刘克庄
曹操
唐寅
纪昀
柳宗元
白居易
苏轼
李清照
韩愈
刘禹锡
王安石
杨万里
朱熹
黄庭坚
陈师道
梅尧臣
苏辙
皮日休
叶茵
更多>>
课本古诗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选修(中国古...
选择性必修下...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上...
选择性必修上...
必修下册(古...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古...
必修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更多>>
诗人合称
宋四家
唐宋八大家
更多>>
古文典籍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
《九章算术》
《金刚经》
《了凡四训》
《西游记》
《搜神记》
《人物志》
《水浒传》
《搜神后记》
《喻世明言》
《封神演义》
《西厢记》
《隋唐演义》
《鬼神传》
《狄公案》
《阿弥陀经》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山海经》
《红楼梦》
《淮南子》
《墨子》
《鬼谷子》
《百家姓》
《西汉演义》
《本草纲目》
《吴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韩非子》
《荀子》
《三字经》
《弟子规》
《孔子家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中庸》
《孝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唐书》
《晋书》
《宋史》
《明史》
《后汉书》
《北史》
《三国志》
《汉书》
《周书》
《元史》
《隋书》
《史记》
《新五代史》
《南史》
《魏书》
《宋书》
《左传》
《周易》
《辽史》
《易传》
《抱朴子》
《列子》
《黄帝四经》
《老子》
《刘子》
《尹文子》
《曾国藩家书》
《读通鉴论》
《千字文》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