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可庵不可作,昆山为之荒。将谓青琅玕,一夜遭折伤。
其影落屏障,千家留墨光。墨以托竹命,人短竹自长。
魂当附竹存,未分人琴亡。我来吊风雨,秋尽堂空凉。
含情赋清篇,因之招凤凰。
春田滑达警犍牛,处处枌杨似宛丘。雪后晚风禁不得,一刀寒月过徐沟。
闻君到处有烟霞,吴越江山暂作家。秋色再逢瓜步晓,月明几向洞庭赊。
寒随雁影过天末,梦逐潮声到海涯。我亦因人聊寄此,北风微雨日初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