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满泛觥船酒。尽占断、沉沉街鼓,当筵红豆。东阁观梅诗兴好,更擅才华八斗。
恰逢着、小春时候。回首兰亭风日美,念书从、宛委山中授。
钱一个。今何有。
霜摧宣武门前柳。看多少、邹枚词客,徵车辐辏。咸向纱橱听玉笛,急管哀弦徐奏。
只当日、庐陵堪偶。白练裙拖鹅换字,爱使君、醉染霜毫透。
谁不羡,会稽守。
蜀山中开大江走,洪波喷箭射荆口。排山转石万里来,瞿塘腊月闻雷吼。
孤舟窈窕穿云中,滟滪乃在瞿塘东。轻风送帆无挽力,一日飞过峨眉峰。
男儿生当游万里,何能龌龊闺房里。君不见子长足迹天下多,至今文彩流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