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空山无人置古琴,泠风七弦吹玉音。更谁知此静者妙,而我窈见天之心。
天心道心并诗心,归日梅花初照林。土墙缺处白漠漠,酒杯天象清深深。
老樵于此不饮醉,幕天席地一月睡。大光明出正法眼,极严万通古和气。
炯然亦自见吾真,吾方丧我能语人。鸟啼梦断人间世,月地云阶天上春。
迢遥明月别千里,送远登山又临水。阴寒风雨生莓苔,惨淡菁华寄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