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念昔桃始华,别君漳水头。相别几何时,天事司蓐收。
阙月六度圆,相见间何阔。百年飞电中,能得几回别。
别君几何时,忆君如饥渴。饥渴良有时,思君无时节。
野人苦幽独,相值谁与亲。流落在苍莽,坎轲一伤神。
相望参与商,相隔云与泥。草木忝臭味,笑谈极相思。
相思一何久,行行重回首。回首征雁行,中有来书否。
大车行棘棘,小车响额仄。随分各有营,急者稼与穑。
旦出在田野,日入未遑息。长阴下西夕,萧飒起寒色。
云霞变彩气,照我桑麻国。立看劳者归,露濡径不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