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客有雍门琴,未逢钟期生。不审托业卑,独欲操正声。
合乐而殊歌,哀音而激鸣。一弹赏音稀,再鼓里耳惊。
持谢一世人,辛苦难自明。琴声诚未谐,藉洗笛与筝。
梧桐片月堕,袅袅凉风生。日中转炎燠,霜雪凝暗零。
手抟初月光,遥寄千里情。天晴三五夜,是妾寸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