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呜呼国再亡,其亡岂天作。亡以一贼臣,仓皇弃君父。
半夜开国门,三宫不遑顾。诈言奉太后,行间犯霜露。
屠毒我民人,豺狼宁有数。疾攻广德城,相公肆虓怒。
太守抗凶威,矢石下如雨。为国诛元憝,众心恐不固。
勖哉为国殇,有身白如瓠。腐肉何芬馨,乌鸢俾含哺。
七尺即金汤,作气无朝暮。畿南股肱郡,死守非无故。
颈血直射天,贼臣亦崩惧。亦以死吾民,代之齿力锯。
至今旄与倪,涕泣犹缟素。与彼梅花岭,衣冠两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