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烟雨桐江放棹迟,万家云树晓参差。荒城早市喧归梦,梵阁残钟动远思。
两岸青山伍相庙,一帆白水子陵祠。啼鹃似惜行人去,凄切深林不自知。
入村宜朝暮,开关即平迥。雨光映山色,意与碧草静。
江帆湿不饱,水鸟独更永。溪鱼涨后乱,波荇风余整。
天凉返物态,虑澹出妙领。故人窅藩府,示疾得真境。
在适皆见新,无碍讵知屏。浩然江湖心,远接烟水冷。
吾当披萝衣,君指浮瓠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