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积阴一扫冰轮高,洞澈直欲明秋毫。北堂清敞宴初设,栖禽夜惊松间涛。
肩随弟妹率稚子,恪立庭除欢菽水。进觞再拜悄无言,孤云带雁西风起。
流光迅速奔双丸,父年半百霜毛蟠。书来自言日健饭,太行西去秋多寒。
忆从燕蓟游梁汴,岁岁秋风客程变。征车何日毁双轮,课子前经闭庭院。
伯兄面壁赤甲山,宝弃不怨志益坚。剑阁每从云际上,阵图时向江边看。
宵深气肃月更好,露其金罍泫阶草。天涯此夕知何如,庭桂香浓秋未老。
闲居色养岂辞贫,愿得门无离别人。酒肴既彻启明出,寒芒独照无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