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初岁志虑浅,所慕在轻肥。自恨闻道晚,不虞失性非。
迷途将未远,回驾有庶几。古贤多事业,出处何不知。
宁受刍豢辱,倘为鸿鹄飞。
五夜鸡声唱晓天,扶桑光射越潮湾。一丸珠放波中焰,万顷金浮海上山。
神物未应沉壮志,沧浪惭为濯红颜。登高敢诵灵州句,文治精华塞两间。